×
语言研究

推普如何扶贫

一、推普扶贫的政策依据

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消除贫困,是联合国《新千年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使命,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再到《“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扶贫工作被摆到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现今我国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创造了我国扶贫史上最好的成绩”[1](P230)。为在2020年彻底消除农村赤贫、区域性整体贫困现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动员、发挥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实施扶贫攻坚。

从新中国扶贫发展的历程来看,我国扶贫政策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从70年代以前的“救济式扶贫”到80年代以来的“开发式扶贫”、从“整村推进”到“扶贫入户”,时至今日,扶贫事业已迈入“精准扶贫”的关键时期。精准扶贫是最新的扶贫方向标。精准扶贫,重在解决好“如何扶”的问题,其具体措施多种多样,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到的“旅游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等。通过精准扶贫,解决贫困问题,无疑可以有多维路径。然而,落实这些措施,需要考虑到语言因素的基础保障作用,亦即语言扶贫的重要性。语言扶贫并非与上述扶贫措施并列,而是贯穿于所有这些扶贫措施之中。要实现根本脱贫、“真脱贫”,首先必须着力解决好人的观念、素质问题。而要转变贫困人口的观念,提高其素质,又必须提升人的语言能力。在公共决策中,语言因素往往被人习焉不察,但就扶贫攻坚战略而言,大力开展语言扶贫工作,提升贫困地区人们的通用语语言能力,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发挥语言能力的积极效应,是稳固精准扶贫质量的重要抓手。

语言与扶贫之间关系密切。习总书记指出:“许多深度贫困地区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很多人不学汉语、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大孩子辍学带小孩。”[2]目前,贫困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程度还比较低,很多贫困人口无法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已经成为阻碍个人脱贫致富、有效融入现代社会、制约全面健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通语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3],在贫困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破除语言不通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束缚,是精准扶贫的迫切需要,也是语言扶贫工作中最有效的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载明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是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长期工作主线。从实际效果来看,“推普工作的顺利实施,实现了地区间无障碍的互联交流,推动了社会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提升了国民素质和文化认同感。”[4]截至2015年,我国普通话普及率已达到73%,然而,推普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东西部地区的普及率差距较大,西部地区的平均普及率只有39.2%,农村和民族地区的推广力度不够,普及程度不高[5](P6)。而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正是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区域。这一现状决定了新时期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推普扶贫。近年来出台了许多有关推普扶贫的语言文字政策,可见推普扶贫早已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付诸于行动当中。从《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2012年),到《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再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2017年),有关“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与国家扶贫攻坚相衔接的方针政策日益清晰。与此同时,在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扶贫文件中,关于语言文字政策的表述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了,其核心要求是基于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要加强在贫困地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力度,实施语言精准扶贫。

2016年12月3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瞄准普通话推广和脱贫攻坚方面的共同短板,提出要在贫困地区积极推广普及普通话,通过帮助贫困人口增强普通话能力,借以提高其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进一步推进扶贫攻坚工作,2018年1月5日,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教育部、国家语委,制定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计划描绘了清晰的推普扶贫路线图,大力倡导发挥语言在扶贫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普通话的语言红利,明确了推普扶贫的目标定位、基本原则和具体举措,提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消除因语言不通而无法脱贫的情况发生”[6]。《计划》将推普扶贫的作用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为实施推普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上一篇:锡山护卫者 ——“飞哥”——记云南锡业股份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