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
近年来,脑梗死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脑梗死属于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好发于45~70岁中老年人群,临床上可表现为肢体运动或者感觉障碍,言语功能障碍或者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情况下能够使患者神志昏迷,甚至死亡[1-2]。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骤、多无前驱症状、发病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在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力度的同时,应选取简单高效的护理方法来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效果[3]。故本次实验对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旨在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男女比例29∶21,最小年龄为45岁,最大年龄为68岁,中位年龄为59.21岁,最小病程为6个月,最大病程为7年,中位病程为4.31年。观察组:40例,男女比例30∶20,最小年龄为44岁,最大年龄为69岁,中位年龄为59.30岁,最小病程为5个月,最大病程为8年,中位病程为4.3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的基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本实验,且已签署同意协议书;②住院时间超过1周的患者;③均符合脑血管系统疾病中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④本次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伴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②伴有精神障碍患者;③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⑤伴有传染性疾病患者。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其护理内容包括:①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状况,并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医学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本院的信任,以此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治疗的认可、配合。②心理护理:由于脑梗死患者多会伴随失语、感觉运动障碍、偏瘫等临床症状,所以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不利于患者后续治疗和病情康复。护理人员应当及时了解患者内心状态,多次与患者沟通,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导患者。同时通过讲解以往成功病例,暗示患者无须担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饮食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与营养科医师进行沟通,共同帮助患者制定适合其现下病情状况的饮食计划,叮嘱患者以高钙,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等食物为主。与此同时,适当补充营养物质,保证患者体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充足,叮嘱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④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病情状况,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选择合适体位,一般为健侧卧位或者仰卧位。当患者处于健侧卧位时,可利用高枕或者软垫垫高患者胸前,前伸患者患侧上肢,并放置于枕头上,甚至肘腕关节,适当将五指分开,患侧下肢屈膝屈髋,并置于软垫上,保证踝关节处于90°,而健侧可自然放置[4];而当患者取仰卧位时,可稍稍向上抬起肩部,向前挺身,上臂外旋,微微外展,使腕部和肘部保持伸展状态,掌心向上,伸展并将手指分开,下肢骨盆挺起,内旋大腿,将软垫垫于患者膝关节下部位置,保证其处于微屈状态,踝关节呈现90°,足尖向上。另外,护理人员每天应帮助患者摆放合适体位,为减少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概率,护理人员可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以及拍背,1天3次。⑤语言功能康复护理:针对失语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指导,注意保证整个训练内容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和计划性。由简单的语言发音(如啊、我等)缓慢过渡至简单词句,帮助患者恢复简单交流。叮嘱患者江苏多与患者耐心交流,同时可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语言功能,加快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速度。此外,护理人员可对良好表现的患者给予语言或者物品奖励,以此增强患者信心,加快其语言恢复。⑥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状况,以患者自身实际为依据,本着由慢到快,由简单到复杂,由短时间到长时间的锻炼原则,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肢体功能康复计划,切勿着急,循序渐进,以此不断增加患者肢体力量。训练应首先帮助患者恢复肌力,由健侧至患侧、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进行主动或者被动训练,按照肩、肘、指、髋、膝、踝以及趾关节的顺序进行相关锻炼,注意活动时间以每次10~20 min为宜,1天3~5次即可。一旦患者恢复肌力,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坐位训练,根据患者恢复状况,进行站立训练,直至患者身体处于站立平衡状态,即可对其进行跨步练习。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肌肉进行拍打、按摩,以此保证患者增强肌力,加快其肢体功能康复速度。
上一篇:医护人员语言文化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