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难跟父母做沟通,了解“内部语言”,帮
同事小刘是一个乐观开朗,幽默健谈的人,大家都很喜欢她。可最近一段时间不知道遇上了什么烦心事,整天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地,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她十三岁的儿子翔翔,原本从小到大都一直懂事听话,学习成绩在班上也始终排在中上游,从来没让大人操过心,可自从今年升到初中后,就像变了一个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迟到早退,在学校抄作业,顶撞老师。回到家就闷在自己的房间玩手机,打游戏。一句话也不愿意说。
有一次小刘唠叨了几句,翔翔就和妈妈吵起来,把门关得啪啪响,再说他两句,竟然开始骂人砸东西。气的小刘的爱人打了他一巴掌,这孩子竟然收拾东西要离家出走。劝说,打骂,都没用,眼看一个人人夸赞的‘别人家的孩子'变得这么油盐不进,叛逆不服管教,小刘家两口子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孩子不和他们沟通,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干着急没有办法。
那么为什么小时候乖巧听话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不服管教,出现封闭叛逆呢,其实并不是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从一个生理到心理都完全依附家长的阶段,发展成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人格的独立个体,这其中转变的过程中,如果家长不具备科学的教育方法,出现这样的问题在所难免。
第一,有的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教育孩子只凭感觉凭经验,对孩子言听计从,溺爱包办,要星星不给月亮,觉得不让孩子吃苦就是爱孩子,这样教育的结果就是使孩子变成刁蛮任性,不讲道理,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公主'导致性格发育不完整,缺乏自理能力,一旦离开了家长的庇护,就会不能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融入不到新的集体,产生焦虑,暴躁的情绪,这时候父母说什么,他们都听不进去,有的孩子就会表现为自我封闭,厌学弃学,严重的甚至引发抑郁。
第二,还有一类家长,自我能力有限,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攀比心理严重,不会从孩子自身的优势加以引导,而是整天唠唠叨叨,认为自家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优秀,这样就会使孩子无形中感受到莫大的压力,产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产生逆反心理,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局。
第三,有的家长,脾气暴躁,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在孩子的教育上缺乏耐心,一言不合非打即骂,这样的家庭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使孩子变得胆小懦弱,见到家长就好像耗子见了猫,能躲就躲,要不就是倔强任性,逆反心理严重,你让上东偏上西。沟通更无从谈起。
总体来说,各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教育理念也因人而异,缺乏科学的育儿理念,家长们难免会陷入误区,其实,要想‘小树苗不长歪'
就要和孩子建立起正确的沟通模式,也就是所谓‘内部语言'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相互尊重才能平等对话,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加以正确引导。
关于“内部语言”,不同阶段需不同应对
1很多家长不知道,沟通的基础,早在婴幼儿期就开始建立,从第一声婴啼,到牙牙学语,小宝宝虽然还不会用言语表达,但这个阶段的感知能力最强,父母的哺育,和无微不至的爱护给予的安全感,建立起最初的信任。
2幼儿园到小学时期,这时候孩子学会了走路吃饭,初步的沟通,但在生活上,精神上还是完全依赖父母,还不具备认识,思考的能力,这个阶段,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平等的相处方式,不能太过强势,让孩子害怕与你聊天。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孩子就会拿你当朋友,和你无话不谈,从而使你更真实全面地了解他。
3如果以上两个阶段基础打得好,接下来水到渠成,到了少年的所谓叛逆期,就不会出现太极端的情况,有了融洽的的家庭关系做基础,即使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双方都会保持理智冷静的状态,将心比心,取得满意的沟通结果。
也就是说,家长从一开始就不要有强权思想,尊重孩子,不要只是‘我说你听'而是‘你说我听'然后谆谆善诱达倒‘我说你听'的效果。
上一篇:别让“爱的语言”变成“语言暴力”,父母要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