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研究

古代不推广普通话,两军交战语言不通怎么办?

中国地大物博 方言多

有时候

隔条街可能都隔了个方言频道

如果没有普通话存在

那见面就是塌方现场

古代方言也不少

那么古代有“普通话”吗?

公元前770年

周王朝迁都洛阳

因语言不通

诸侯之间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

大打出手

反正横竖都是听不懂

不如直接打

谁赢了就听谁的

而在古代两军交战中

想劝降对方将领

通常都派同乡的人

你以为这是放老乡牌催泪弹吗?

那是因为生死攸关时刻

必须快速说出对方能听明白的语言

否则

劝降分分钟成逼反

比如当年

李自成搞了农民起义

朝廷一看不得了

赶紧派人去调解

结果愣是派了个辽东士兵去跟

土生土长的老陕李自成对话

结果如何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了

由此可见

说大家都懂的语言是多么重要

所以普通话便也顺应而生

为了让大家听懂对方说啥

朝廷率先办起了培训班

而十三国古都的洛阳

第一个支棱起来

洛阳话成了最初的基础通用语

——雅言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论语

搞培训

怎能少得了教材呢?

《尔雅》

便是当时官方考公唯一指定教材

就连孔子当年讲学

都得用洛阳话

可这教材嘛

很快就被外敌白嫖了

当时

晋国被后生仔吴国暴揍了一顿

深感想找个弱的撒撒气

可往四周一看

西是虎狼之师的秦国

南是带甲百万的楚国

东是老大哥齐国以及苦寒之地的燕国

只有北方姜戎

是出气筒的最佳人选

姜戎早已白嫖中原多年

把雅言说得比母语还溜

到了战场上

姜戎士兵当场吟唱

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诗经·青蝇》

简而言之就是

苍蝇叫你吃屎你不吃

小人叫你打我你咋就打呢

一通高逼格谴责

让晋国当场脸红

更重要的是

姜戎都听得懂雅言了

晋国有点啥计划怕不是早就暴露了

于是晋国麻溜退兵告辞

姜戎以自身的成功向大家展现了

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性

“三家分晋”是指晋国

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它是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这教材有是有了

但怎么教也是个大问题

毕竟不是人人都像姜戎这么自觉

懂得要么学会

要么被杀的道理

汉朝时,为推广雅言

发明了三种学习方法

第一种叫“直音”

就是告诉你

哪个字和哪个字读音是一样的

搁现在来说就是

玩谐音梗

可这只适合已认识一些汉字的人

对于只会方言的人

第二种叫“读若”

就是拟其音,来注音

就和你上学时

在英文课本上用中文标注一个意思

没错

依旧是谐音梗

不过这种方法

认识个位数的字容易

多了就脑袋犯晕

以上两种

掌握起来都挺困难的

于是有了第三种

现代人看不懂的“反切”

官方解释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

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比如“匡”,就是“去王切”

[k?uɑ?]←—[t??y]+[wɑ?]

北魏时

有位官员老花眼

是“反切”的骨灰级粉丝

看到啥字都喜欢切一下

有次看古书时

里面有个字下面写着“许绿切”

可他一老花

上一篇:父母的语言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直接影响“大脑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