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研究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说唱语言为地方俏皮话 唱词


天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下游北岸,属江汉平原北部,是茶圣陆羽故里,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其中天门渔鼓、天门碟子小曲、三棒鼓、莲花落等说唱艺术以音乐旋律优美,曲调丰富闻名全国。2010年12月,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天门市“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因天门东南部地势低洼,旧时,水灾频繁,有“鱼行鸟窝,鸟无着落”的民谣,老百姓深受水灾之苦,只得背井离乡,沿门乞讨,故天门渔鼓作为一种曲艺形式被穷人用来卖唱谋生。

天门渔鼓表演形式(左一为主演刘柱刚)

天门渔鼓发源于湖北省天门市。近二百年以来,主要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汉江流域中下游的天门、仙桃、潜江、监利、洪湖、应城、江陵、汉川、荆门、京山、沙洋等市县的一些地方广为流传。

另据陕西省柞水县县志记载:“自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4年)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移民甚多……圈地开荒,络绎不绝”。天门渔鼓随移民流传到陕西柞水地区。

历史上,天门渔鼓艺人沿汉江、长江乘船流浪,卖艺谋生,天门渔鼓在武汉、恩施、宜昌的一些地方也有流传。

图中持渔鼓者为李复兴 刘天元 摄

历史渊源

天门渔鼓是清朝乾嘉年间江汉平原的民间曲调与道教的道情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曲艺品种。其唱腔中仍保留有观音调、道士腔、双鱼尾、还魂腔等道教音乐曲牌。

渔鼓起源于道教“八仙”的传说。江汉平原渔鼓艺人尊唐代的老郎王为师祖。至今,渔鼓艺人都要在老郎王的生卒日这两天举行“老郎会”,祭祀师祖,收徒授艺。

根据艺人传承谱系推算,天门渔鼓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天门渔鼓保留有渔鼓艺人100多年历史的传承谱系,保存有民国时期200多个天门渔鼓的演唱唱本。

《天门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竟陵县西门龙头湾的龚老大、龚老二拜蒋文举师傅学唱天门渔鼓筒子戏,并组成四人乡班在乡下演唱《栲棚案》。1912年前后,龚氏后裔筒子班进入天门县城聚兴茶馆,配上打击乐器唱天门渔鼓戏。1945年以后,天门渔鼓发展壮大,形成了以杨双林为首的天南派渔鼓戏班;以夏华清为首的天北派渔鼓戏班和以孙天贵为首的天西派渔鼓戏班。

1949年以后,渔鼓艺人进入天门县曲艺团从艺。1953年5月,渔鼓艺人杨双林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他表演的《百鸟朝凤》获得好评,受到毛泽东同志的接见。

1978年至1988年,天门渔鼓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渔鼓艺人高峰时有三百多人,形成了天门渔鼓天东派、天南派、天西派、天北派四个传承群体。

1989年至今,天门渔鼓艺人常年在茶馆、剧场、学校、社区、乡村演出传承天门渔鼓。

主要特征

天门渔鼓可以由一人红白喜事赶酒时演唱,也可以由男女艺人以坐唱的方式说唱渔鼓剧,还可以多位男女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曲艺节目。

天门渔鼓唱腔丰富,有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男悲腔、女悲腔、男哭灵腔、女哭灵腔;单鱼尾腔、双鱼尾腔;单琵琶腔、双琵琶;杂花腔、观音调、还魂腔等,可供各类人物演唱,准确表达各类情绪。有完整的曲牌体系,有一整套规范的程式。

其唱词为五五七五句、七字句和十字句。说唱的语言来源于大众话、歇后语和俏皮话,具有荆楚文化的韵味和江汉平原方言的特点。唱词朗朗上口,深受群众喜爱。

天门渔鼓的拍打指法分为撞指、滚指。滚指有单滚与双滚之分。撞指适用于平实的叙事;单滚适用于愉悦的情绪;双滚适用于激越欢快、高潮叠起的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天门渔鼓可由上场的乐队帮腔,也可由男、女艺人在幕内接腔帮腔。帮腔者要熟悉词句,便于帮腔和抖包袱。在尾句接腔“抖包袱”是天门渔鼓的特色。

天门渔鼓培训基地的小学员汇报演唱 刘天元 摄

存续状况

目前,天门渔鼓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2名,艺人60多名。

全市建有6个天门渔鼓传承基地,分别为市群艺馆曲艺剧场传承基地、“豪城茶馆”传承基地、庆云社区传承基地、岳口文化馆传承基地、彭市镇周湾村传承基地、彭市镇小学传承基地。在这些地方常年有天门渔鼓省级和市级非遗传承人开展演出活动,并培训渔鼓爱好者。截止于2019年6月共培训人员1200多人,其中150多人成为文化骨干。

在天门民间办红白喜事时,有请艺人演出渔鼓戏的习俗。天门有4支渔鼓演出队,每年演出天门渔鼓200多场,每场观众人数在100到500人之间。

上一篇:ERICA:提升预训练语言模型实体与关系理解的统一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