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研究

指南者留学分享:NUS中国文化与语言=去国外学中

※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 | 指南者留学学员 · J学姐

20 fall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文化与语言硕士


大家好呀,我是20fall NUS一年制硕士的毕业生,由于疫情,NUS在第一学期实行了线上授课,因此去年8月份开始,我先在国内上了几个月的网课,11月才前往新加坡。到了第二学期,学校就正式恢复了线下课。今年6月份毕业之后,我在新加坡逗留了一段时间,继续完成实习项目。

?

总体上来说,我很幸运地体验到了NUS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不同。我个人更喜欢线下课,因为方便与老师、同学们沟通,更好地使用国大的资源,而且可以进行田野调查,在实践中将知识进一步消化。


01

?「并非中文专业」

?

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的专业名为中国文化与语言(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在NUS,这个专业确实设立在中文系之下,但是,它与所谓的中文专业其实差别很大。

?

中国文化与语言(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是一年到一年半学制的授课型硕士。学生要在2-3个学期内修读10门课程(2门必修课+8门选修课)。

?

在课程设置上,两门必修课的官方译名为“当代汉学研究导论”与“当代汉语研究导论”, 除必修课外,系里可供选择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第一是文学方面的,比如诗词研究、辞赋研究、现当代文学等;第二是历史方面的,比如唐史,明史,口述史方法等;第三是文化人类学方面的,比如宗教、民间信仰、玄学等;第四则为语言学方面,如上古汉语的词汇系统等。除此之外,更有针对海外华人社群研究、东南亚考古等特色课程。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这个专业的着重点绝非中文,而是一种更广泛的汉学研究视角。

?

早在留学申请时,由于我本科专业所属的是非常小众的领域,所以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困难。当时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在指南者留学App上查到了【中国文化与语言】这个专业,并且查看了往年的课程设置,其中有关“文化人类学”的课程吸引到了我。因为在本科学习阶段,我所深入学习的考古学、博物馆学等课程,都需要使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并且我的个人研究兴趣主要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因此就选择了申请这个专业。

?

正式就读以后,我选择学习的课程包括

· 中国宗教(Chinese Religion)

· 陶瓷器研究(Chinese Ceramics: From Tang to Qing)

· 唐代政治史(History and Civilizations of the Tang Empire)

·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Contemporary China-Southeast Asia Relations)

· 近代南洋华人研究(Prominent Nanyang Chinese in Modern China)

?

等课程,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国际政治、文化人类学等领域,范围相当广泛,可供大家参考。



从上图可以看出,除了我所选择的课程,该专业还提供了更多方向和领域的研究思路。总之,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文专业”,而是一种培养综合型学术人员的、具有试验性的专业。


02

?「新加坡独特的文化土壤」


康格温教授在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这门课的开始曾向我们讲过:“在大汉文化圈消失的文化因素,往往会在小汉文化圈保存下来。”所谓“大汉文化圈”,指的是中国大陆所传承的有一定“正统性”的文化区域,而“小汉文化圈”则特指为海外华人群体所保留的文化区域。海外华人研究,离不开对于社群、会馆、建筑、民间信仰等符号的探讨,该研究所需要的正是真正深入到海外华人群体的文化土壤之中。

?

新加坡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它国土面积极小,但是却能作为华人文化、印度文化、马来文化、西方文化等多种元素保留且糅杂的“温室”。这背后的复杂因素无需赘述。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华人群体在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峇峇娘惹”、五脚基、乩童、宗乡会馆等在其他国家(如英美)见不到的文化奇观,而这些正是当代汉学研究进行扩散吸收的着眼点。

上一篇:浅析中国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及出路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