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研究

知名学者房宁行走祖国大地研究“中国之治”,

房宁教授。长江日报记者柯立?摄

【人物简介】

房宁:1957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政治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2006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005年参加起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长期从事政治学研究工作,多次参加国家有关部门重要调研和理论文章写作;2010年、2013年两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

“90年前胡焕庸先生提出‘瑷珲—腾冲线',它以东的地区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和GDP,而水能、煤炭等自然资源集中在西边。这种人口与资源配置的失衡,是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瓶颈。”

1月13日,学者房宁在地图上,向长江日报记者指出这条从黑龙江黑河(古名“瑷珲”)到云南腾冲的虚拟线,“我想实地调研这条绵延6000多公里的中国基本国情线,踏访沿途280多个县市。它有望成为新格局的战略重点,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第二波起飞的关键。”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房宁坚持“脚底板做学问”,深入研究“中国之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大地之书、社会之书、人性之书,为中国未来发展寻找密钥。

起于垄亩之间,做接地气的学问

房宁从小生活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父亲是大学老师。当知青时,他到离家十几公里的农村插队,农闲时跟着师傅盖房子挣工分,“今天这里已是‘中国硅谷',云集互联网大厂等高科技企业”。

从宁静校园来到农村广阔天地,房宁对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多困惑。1977年恢复高考,他选择了社会科学,考进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政教系,成绩优异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被派到美国做访问学者,了解西方政治学,深入考察美国社会。

回国不久,首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房宁任秘书长。1995年研究会以“中国青年看世界”为主题,在《中国青年报》开展随报调查,团队收回15万份问卷,引起巨大反响。

房宁没读过硕士博士,仅凭学术成果,33岁评上副教授,1994年又破格晋升教授。在首都师大工作20年后,2001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在这一国家级智库工作了20年,锤炼出一套研究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是科学思维能力,要修炼观察和归纳能力;政治学研究要从实践中提炼理论,做接地气的学问。

吃住在群众家,足迹遍布全国

治学40载,房宁坚持“脚底板做学问”。在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工作期间,他带领团队做了100多个课题,“很多都是新领域、新问题,涉及面很宽。有一次承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课题,在北京反复讨论,实在搞不下去了,到广东肇庆等地调研基层做法,豁然开朗”。

“出去走走柳暗花明”,房宁说:我没有一次踩空的,调查研究是法宝。

2004年开始,房宁参与了中国社科院的重点社会调查“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负责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内容,把浙江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和社会变迁,系统梳理了一遍。

2008年,他带队深入浙江地级市台州调研,出版专著《草根经济与民主政治——台州模式研究》。

他到温州乐清调研“人民听证”制度,这个县级市的基层民主实践非常生动;乐清小镇柳市,好几家民营企业是中国500强,房宁团队在小镇开展口述史研究。他以浙江为样本,建立了一个省、市、县、镇四级层面上的国情认知模式,为全面系统深入了解国情提供了范本。

这些年来,他的调研足迹遍及全国,经常吃住在群众家,体验当地日常生活,聆听喜怒哀乐。团队的青年研究员感慨:“跟房所长外出很辛苦,他尽量利用更多的时间和场合,详细了解当地各方面的实际。”“他的调研笔记厚厚几十本,有大量鲜活材料”。

研究中国政治,能否借鉴他国经验教训?2008年开始,他牵头“亚洲政治发展研究”课题组,6年实地调研亚洲10个国家、地区工业化以来的政治发展进程,访谈了几百位当地亲历者、见证者,揭示政治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成果颇丰,其中两本书还获了奖。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着手研究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房宁团队根据此前对亚洲国家的政治比较研究,很短时间完成十几万字的《国外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介绍17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做法。

上一篇:龙杨和平(艺术家)——独树语言,一代画风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