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5种语言使用人口不足千人!濒危语言如何保
据资料显示,世界上现存约6700种语言。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其中约40%的语言濒临消亡,而且大约平均两周就会有一种语言消亡。濒危语言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濒危语言计划”,将当年定为“抢救濒危语言年”,并连续发布“世界濒危语言地图”;联合国也将2019年确定为“国际本土语言年”。抢救濒危语言的组织机构、保护项目也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
中国拥有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大语系的130多种语言,方言土语难以计数,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高速进程中,我国的语言和地域/民族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不少使用人数较少的语言/方言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消亡。如何及时有效地保存和保护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的130多种语言中有68种使用人口在万人以下,有48种使用人口在5000人以下,有25种使用人口不足1000人,有的语言只剩下十几个人甚至几个人会说,濒临消亡。不少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消亡速度日益加快,珍贵的语言文化资源也正在随之快速流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问题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峻。
我国学者在20世纪末已开始关注濒危语言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也已开展了多项濒危语言调查研究课题。为了及时并全面抢救保存中国的语言资源,2015年5月14日,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下发《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教语信[2015]2号),“决定自2015年起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在全国范围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各项工作”。该工程规模宏大,规划调查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点100个、濒危汉语方言点100个。研究人员奔赴全国各地,足迹遍布新疆、西藏、云南、贵州、海南、黑龙江、内蒙古等,无论荆棘丛生的高山鸿沟,还是人烟稀少的边境地带,都能发现他们的身影。最终,采集到了一批批鲜活的田野调查语料、音视频数据和口头文化资源,其中包括一些从未被记录过的语言/方言,研究者们有幸在它们消亡前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作为语保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中国濒危语言志”第一辑(曹志耘总主编)30册已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于201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濒危语言志”第二辑的20册目前也在编写审读中,即将启动出版流程。
作为一套志书类的丛书,各册书都遵守了统一的规范:首先,每册包括导论、语音、词汇、分类词表、语法、话语材料等内容,各书约30万字。其次,各书对濒危语言的认定标准,都参考国际濒危语言保护的纲领性文件Language Vitality and Endangerment(《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编写),并分别从“代际语言传承”“绝对实用人口”“使用者的语言态度”“语言材料或典藏”等九个方面进行考察,从而使得整个丛书在濒危语言的评估上做到了规范一致。再次,各书书前有4幅彩图,书中有20张左右民俗文化图片,图文并茂,全面展示了濒危语言文化的整体面貌和独特魅力。另外,部分内容附有二维码,读者阅读时可用移动设备扫码并在线访问,实现音像图文四位一体的阅读体验。今后,商务印书馆还将开发客户端应用程序(APP)产品,以实现音像图文全部数字化。
除了该丛书,已出版的还有孙宏开主编的《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8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2005、2008年),张振兴、熊正辉、林立芳主编的《“中国濒危语言方言研究”成果》丛书(包括《旧时正话研究》《军话研究》《黑龙江站话研究》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等),鲍厚星主编的《濒危汉语方言研究丛书(湖南卷)》(10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以及戴庆厦著《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庄初升、邹晓玲主编《濒危汉语方言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赵阿平、郭孟秀著《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等等。这些既是濒危语言理论研究的成果,也起到了志书描写、存录的作用。
编写出版濒危语言类志书(以及理论研究作品),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历史意义。
上一篇:8岁精通8种语言的天才,却被送进精神病院,悲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