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2岁了还不开口说话?孩子语言发展迟缓,跟
“歪妈,完蛋了,我家宝宝2岁了还不会说话,会不会是个哑巴?!”小区的一位宝妈一看到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这位宝妈工作比较忙,儿子平时都是婆婆带。婆婆不会说普通话,又担心说方言会影响孩子以后的语言表达,所以平时很少和孩子说话。想不到,孩子现在2岁了,连爸爸妈妈都说不清楚,只能发出一些模糊的语气词。家人都非常着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你不要着急,宝宝说话晚,如果发育没问题,那可能就跟家长的引导有一定的关系啦。家长要多对宝宝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我给她支招。
宝宝说话晚,与什么原因有关?
有育儿经验的家长都知道,宝宝的语言能力是循序渐进的。通常情况下,0-6个月的时候,会发出“啊”“哦”“嗯”等含糊不清的词语;
7-12个月的时候,可以准确地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拜拜”“不要”等简单的词汇;
1-2岁的时候,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词汇量也越来越多,有时候还可以说三个字及三个字以上的简单句;
2-3岁,语言能力从单词期向单句期发展,可以说一些连续的、清晰的句子;
3-6岁,语言能力逐渐完善,理解和交流能力越来越强,话变得越来越多;
到了6岁左右,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与成年人相当。
但是,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发育速度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有的孩子说话比较早,有的孩子说话比较晚,也是正常的现象。
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说话比同龄人晚,是不是发育有问题。从理论上来说,有的孩子说话晚可能真的与发育有关,比如:存在耳聋、舌头果断、构音障碍等生理性缺陷;大脑发育受限,语言能力的发育主要受大脑及口腔功能的影响,大脑发育迟缓,孩子无法理解语言的意思,就会直接影响语言认知和表达能力;有心理问题,存在交流障碍等。
但是,
发育造成的说话晚只是极个别案例,对于大部分说话晚的孩子来说,家长有很大的责任。
1、
缺少语言环境
孩子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不断的模仿和交流。如果父母或者长辈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只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忽视了孩子语言环境的营造,几乎很少主动与孩子交流,不去调动孩子表达孩子的欲望,就会使孩子缺乏语言学习的榜样,导致说话晚。
2、
缺少表达机会
家长太过溺爱孩子,为孩子包办了一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没等孩子主动表达,需求就被家长满足了,导致“语言饥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没有表达的必要,从而失去了表达的欲望。
3、
语言环境混乱
有的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的语言不一样,孩子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多种语言的冲击,容易产生混乱,不能完整地、专一地学习一种语言,也会导致说话晚。不过,
有研究指出,在多语言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般在3岁左右会迎来语言爆发期
,家长不用过于担心。需要注意的是刻意营造的多语言环境,比如家长为了孩子能及早掌握英语,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英文,就会扰乱孩子的语言环境,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不利。
4、
经常批评和责备孩子
有的家长比较心急,在孩子出现语言错误的时候,急着去纠正,甚至批评孩子,让孩子倍感压力,害怕表达,担心自己说不好会被责备。慢慢的,孩子就不愿意表达了。
5、
使用过多的电子产品
有的家长为了省事,在孩子哭闹或者不愿意吃饭的时候用电视、手机、平板给他们播放动画片,虽然起到了哄娃的目的,但是美国霍林斯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使用电子产品,会对小儿的语言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电子产品、早教机等对于孩子来说,只是属于单一的语言输入,而语言能力需要在双向互动中才会得到发展。
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这几点很重要
宝宝说话晚,不要把锅推给“生长发育慢”,很多时候都是家长的引导不到位导致的。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宝宝良好的语言能力呢?
上一篇:壮族作家樊一平: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堪忧 应为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