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研究

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进展与前沿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五年,也是努力铺设语言道路的五年[1]。要实现“一带一路”“五通”目标,语言互通是前提和基础[2]。做好“一带一路”语言规划,平衡沿线国家多元语言利益诉求,实现沿线国家语言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必须直面的挑战[3]。因此,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在我国语言能力建设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属于语言应用研究[4]。相关文献研究自2015年起至今已近5年,学术界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相关研究已初具规模。为更清晰地呈现当前的研究成果,并发现其不足,本文拟对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做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本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软件,以2015~2019年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文献的增长趋势、期刊分布、作者群体及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以期清晰地呈现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发展脉络,洞察发展规律,为学界进一步探索提供学术依据。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带一路”倡议发轫于2013年,国内学界面向“一带一路”的相关语言研究始于2015年。因此,选取2015~2019年收录于CNKI数据库的有效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能够总结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语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变化规律。

相关文献资料来自CNKI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主题为“一带一路”,并含主题为“语言”,时间段为2015~2019年,选择中文文献,检索得到文献1263篇(2019年7月1日检索),剔除无效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069篇(不包括博硕论文)。其中,期刊文献932篇、报纸文献89篇、学术辑刊35篇、国内会议文献11篇、国际会议文献2篇。

二、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文献数量、期刊分布与作者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数量、期刊分布、被引频次、发文量及作者合作等5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可以了解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学术影响或贡献的学者,及这一领域的热点和前沿。

1.文献数量分析

发文量的多少代表着学科的发展程度。对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文献数量进行分析,可了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表1是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发文量统计表。

表1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发文量统计表年份期刊发文量/篇报纸发文量/篇学术辑刊发文量/篇会议论文发文量/篇合计发文量/篇

由表1可见,自2015年开始,面向“一带一路”语言研究的文献数量呈直线上升。2015~2018年,年均发文量255篇,属于快速增长期。截至2019年7月1日,2019年已有50篇有效文献。根据2015~2018年的发文量数据,可以得到发文量趋势函数y=,进而推算出2019年的预测发文量约为592篇。然而文献总体基数仍较小,说明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文献所在期刊分布

对文献所在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揭示该研究领域文献的空间分布特点,确定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区期刊,并为相关研究者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有效的学术依据[5]。本文统计的932篇文献分布在492种刊物上。

根据比利时情报学家埃格黑(L.Egghe)提出的布拉福德核心期刊区数量计算公式,即r0=2Ln(eE×Y)。其中,r0为核心区期刊数量,E为欧拉系数0.5772,Y为刊文量最大期刊的文献数量。通过计算,r0≈6,即刊文量前6位的期刊处于核心区,详见表2。表2是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核心区期刊。

表2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核心区期刊排名期刊名称载文数量/篇1语言战略研究132课程教育研究102汉字文化104文化创新比较研究95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5中国广播电视学刊85高教学刊8

在核心区载文8篇及8篇以上的核心区7种期刊中,《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为北大核心期刊,其他为非核心期刊,说明论文总体质量有待提高,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

另外,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多出自语言类期刊。载文8篇及以上期刊均属于核心区期刊,由于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历时较短,大多数刊物的发文数量在3篇以下。“一带一路”语言研究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部分,涉及面向国际的语言学研究,因此,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研究需包含多方位、多领域的研究内容,未来研究还需不断深化、拓展。

上一篇:论语言研究中的问题导向
下一篇:基于语料库的英文原创绘本与中文译作语言对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