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研究

装配语言对装配指导性应用分析

汽车装配工艺有其特殊性,自动化程度相对其他三大工艺较低,人员使用较多,文化程度不等,所以装配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针对的是每一个个体,如何使装配工艺能够指导操作者完成装配工作,是装配工艺编制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阐述装配语言在汽车装配工艺编制及生产过程中,如何具备文件指导性的问题。

在汽车装配过程中经常会谈到,装配工艺如何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指导性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从工程设计方面来进行以下阐述。

工程图样表达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但解图是工艺员的工作,通过解图,将生产形成的过程以工艺文件的形式输出,这里表达了工艺人员的意图,为了更好地将二维平面设计图的意图表达更直观清楚,有了三维立体(轴侧图)的表达方式,三维立体的表达方式使受众群体得以扩大,并且对这个群体

的文化水平要求不是很高,这种表达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在装配过程中对操作者的指导作用,表达了装配工艺人员的目的,所以将三维立体表达方式应用在装配领域,我们可以称其为装配语言(见图1)。

为什么要用装配语言

装配工艺有其专业的特殊性,所进行的工艺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零件的工艺设计,而是在进行多个零件之间的一种组合,并且这种组合是指导操作者来完成的,而不应该是由工艺人员去面对面指导操作者进行,这就是装配工艺文件为什么要采用装配语言的目的。

图1 装配语言

使用了装配语言后,操作者就能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这种装配关系,它不受地域及语言的限制,对文化程度限制相对较少,所以从事装配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具有将工程语言翻译成装配语言的能力,这样会从根本上解决装配工艺指导性的问题,同时工艺人员翻译装配语言的过程,也是对工艺编制的分析过程:

(1)分析产品结构的过程;使工艺员对产品结构及装配性有了系统地了解。

(2)分析资源利用的过程;通过分析更好地研究新增的形式和利用好现有资源。

(3)分析质量原因的过程;可以提前分析装配过程中易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加以解决。

(4)分析装配方法的过程;通过分析可以制定更加适宜的装配方法和装配手段。

(5)可约束产品平台统一;翻译的过程也是与前期产品相互对比的过程,可以结合产品与装备情况,更好地约束设计平台的统一。

(6)沟通交流的辅助语言;装配语言可以扩展交流渠道,减少了语言障碍,增进了技术人员之间和技术人员与工人之间的交流便利。

装配语言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笔者1986年开始尝试在装配工艺上使用装配语言,到1987年在一汽轻型车的装配工艺上全部应用了装配语言,但那时生产的车型品种只有两三种,并且已经生产了多年,工人也都是多年生产这种车的熟练工人,对工艺的依赖性差,所以优势体现得不明显。

1992年,一汽开始进行轻型车换型,笔者从设计阶段就开始同步进行手绘装配语言的装配工艺编制,一边进行装配语言的翻译,一边进行产品装配性分析,期间很好的将影响装配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同步设计完善(见图2和图3)。

在新车开始投产时,新车型和以往生产的车型,在理念和结构上相差很大,可以说对该车型的装配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进行新车试装时,我们将装配工艺发到操作者手中,操作者按照工艺,当天就完成了两台新车的试装工作,这次试装车充分验证了装配语言在装配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对比传统全新车型的试装,节省了大量试装时间,以此证明了装配语言应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笔者在1995年建设一汽芜湖底盘组装厂时,又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应用验证,这是个全新工厂,包括装配工人和技术人员全部是新毕业的学生,没有工厂生产经验,对汽车装配更加没有经验,工厂又没有熟练工人可以进行现场指导,所以笔者只对生产人员进行了装配知识和要领的培训及设备使用方面的培训,剩余的事情是操作者按照装配工艺进行线下装车培训,结果这个厂在投产当日,就完成新车在装配线上的流水生产。通过这样几次验证,证明装配语言在装配生产中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从手工绘制到计算机全三维设计,为装配语言的应用带来了更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为装配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力的基础,笔者做装配语言工作的几个阶段:手工绘制→计算机辅助绘制→全三维设计应用。

上一篇:红河之月讲述无声的人民的故事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