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研究现状述评
1 玄奘和《大唐西域记》
玄奘,姓陈,名祎,法号玄奘,唐代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南缑氏镇陈河村附近)人。玄奘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卒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13岁跟随捷法师在洛阳净土寺诵习佛经,后居留长安、汉川、益州等地。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受戒于成都。贞观元年秋(公元627年)启程西行印度求法。其后游历各地,遍访名师,讲经说法,后复至长安,问学于法常、僧辩两位大师。他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不畏艰险的旅行家、卓越的翻译大师、舍生求法的典型和中印友好的使者。
《大唐西域记》又称《西域记》,创作于唐贞观二十年,是玄奘奉唐太宗之命,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执笔而成的一部记录玄奘游历印度、西域十九年间见闻的著作。《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十余万字,按照其行程的先后顺序依次介绍了途经的一百一十国和传闻所知的二十八国。全书内容丰富多彩,“对当时被称为‘西域’的广大中亚和南亚地区的一百二十多个国家的地理、气候、物产、历史、民族、语言、政治、风俗、宗教等各方面的情况作了全面翔实的记载”(《大唐西域记校注》季羡林等)。而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反映该地区中世纪状况的古文献极少,因而《大唐西域记》成了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献之一,更重要的是玄奘是一个语言大师,因此该书的语言研究价值非常高。
2 《大唐西域记》的研究状况
《大唐西域记》对西域各国的地理位置、物产气候、风俗民情、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都有很翔实的记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英、德、日、法等国也都有《大唐西域记》的译本。国内近代学者有章巽点校本、季羡林等校注的《大唐西域记校注》、董志翘的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大唐西域记》,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大唐西域记》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2.1 《大唐西域记》非语言研究
《大唐西域记》非语言研究成果丰硕,这与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关。《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受唐太宗之命而作,既要为他提供西域的真实资料,又要传播佛法,所以他在同一本书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语体。说明部分对古代中亚、南亚、印度的奇异风光进行了全面介绍,对山川地理、物产气候的描写特别真实具体,这就完成了《大唐西域记》所携带的政治任务。叙事部分对沿途的人物风俗、历史文化、故事传说进行了描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这就完成了《大唐西域记》的另一任务——传播佛法。众多学者从地理、历史、文学、生产状况、宗教习俗等非语言方面对《大唐西域记》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成果丰硕,目前搜集到的期刊论文有182篇。现将研究成果简要例举如下:
地理方面:田峰《〈大唐西域记〉中所载西域女国考论》等,从《大唐西域记》所记的“苏伐剌拏瞿呾罗”入手,对西域女国的相关资料重新做了梳理,认为西域女国的位置在今西藏中部偏南,种族为西羌;历史方面:林承节《〈大唐西域记〉对印度历史学的贡献》等,说明了《大唐西域记》中所记载的戒日王时期的印度史以至七世纪前的印度史对研究印度历史的重要性;文学方面:张强《〈大唐西域记〉的内容及文学价值》等,从文学角度对其叙事类型、描写技巧、表达效果、修辞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生产状况方面:谷小勇的《〈大唐西域记〉中关于农业内容的整理与分析》等,对《大唐西域记》中所记录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物产、土壤、气候等进行了研究,考证了当时中亚、南亚以及西亚农业发展的整体状况;宗教习俗方面:王伶《〈大唐西域记〉俗文化考察》等,对唐代西域出行信仰、西域佛教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三方面进行了探究。
2.2 《大唐西域记》语言研究
《大唐西域记》的语料价值非常高,但是语言学界对它的关注度不是太高。学者们虽然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对《大唐西域记》有所涉及和研究,但整体看来比较薄弱。共有著作1本,硕博论文7篇,期刊论文14篇。主要包括:
2.2.1 语音方面
李维琦所著《从〈大唐西域记〉汉译梵音看作者的语音(声母部分)》。
李维琦先生看到了《大唐西域记》语音研究的价值。从中选取对音材料,对知、彻、澄、娘;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日等几组声母进行古音分析,认为玄奘的语音,不仅对研究当时的洛阳话有影响,而且对构拟中古语音系统,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一篇:评文学语言论争史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