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和遗传学结合,给中华文明探源打开新窗
【4月25日,《自然》杂志发表了复旦大学金力院士团队的《语言谱系证据支持汉藏语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起源于中国北方》一文。这篇论文揭示了世界第二大语系汉藏语系起源及分化的时间和地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对此,观察者网采访了论文团队的重要成员,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数据研究所东亚语言数据中心负责人潘悟云教授。】
(采访/观察者网 武守哲)
观察者网:潘悟云教授您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就汉藏语系起源和华夏文明探源问题对您做一个采访。一直以来,对汉藏语系分化时间以及起源地点存在两种假说。 “北方起源假说”认为它起源于大约4000年-6000年前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而“西南起源假说”则认为它起源于至少9000年前的东亚西南部某地。这篇论文出来之后,可不可以说支持“北方起源假说”的一派在学术界将有压倒性的优势?
潘悟云:有关汉藏语系起源的假说就像你提到的那样,主要就是两种,之前的主流意见也是“北方说”。像美国的马提索夫,包括国内的许多学者,认为黄河中上游,也就是陕西甘肃宁夏一带是起源地;另外一种以欧洲的van Dream教授为代表,提出中国西南到印度东北这一带地方是起源地。
这两大派有关起源地点的论述,其实本质上还是一种猜想,用的是传统的那种语言历史比较法。其缺陷是不能解决时间和地点的互动问题,两派争来争去,结论却大相径庭。
潘悟云教授在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接受了观察者网的采访
语言就像一棵树,枝干上有树杈,一支又一支生出来,可以表示语言之间的关系,但发源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没办法搞定。一直到20世纪,美国的斯瓦迪士提出一个新的方法——语言年代学,才开始确定语言的发生年代。
地质学用碳14测定年代。碳14是放射性物质。活生物体内的碳14和空气进行交换,含量是固定的,死了之后碳14的含量会越来越少,碳14衰减的速度是恒定的,根据碳14的现存含量与衰减速率,就能算出该生物的死亡时间。
同源的两种语言,原来的词汇是一样的。分开来以后,词汇就会发生变化,如上古汉语中的 “首”变成了“头”,“口”变成了“嘴”,“目”变成了“眼”。如果语言的变化速度也像碳14那样是恒定的话,根据两种语言中现存同源词的多少,就可以知道其分化的时间。
斯瓦迪士根据很多语言的统计,认为语言核心词的变化速度是一样的。统计两种语言中现在的同源词数与变化速率,就可以算出这两种语言到底在什么年代开始出现分化的,这就是语言年代学的基本原理。
按照这个理论框架,有人也计算过汉语和藏语分开的时间,但是引发学界不少人的批评。批评者认为,语言演变的速度并不是恒定的,战争频仍、移民复杂的年代,比如魏晋和唐宋时期,都会导致语言变化的加快。核心词汇的变化也有快慢的不同,自然现象、身体部位名称变得慢一点,数词、代词的变化相对较快。这就给语言年代学提出了挑战。
我们现在采用的是更先进的贝叶斯系统发生学的方法。这个方法原来用在生物学上面,认为物种的演进也有快有慢,这也影响了语言学。
汉藏语系中109种语言的谱系树
前几年,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了好几篇用这个方法解释印欧语、南岛语分化的文章。我们看了以后,认为汉藏语的研究也可以借鉴这个方法。汉藏语 “北方起源说”还是一种猜想,我们的目的是要把它定下来,也就是从猜想到实证,要用科学的数学方法把它计算出来。
结果出来后,主流派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他们的猜想——汉语分化出来的时间大约就在5900年前,地点是黄河中上游,能和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对接起来。
中国有中华文明五千年之说,但国外并不承认。甲骨文至今也只有3000多年,再往上就没有记录了,夏文化以及黄帝、炎帝等等在西方人看来是一种传说,国际上无法认定为“史”。中华文明五千年根据在哪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根据考古发掘。全国各地有许多挖的出来的文化遗址,如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等等。良渚文化尤其值得一提,它已经有城市的形态了,是一个较高文明的象征。
上一篇:例谈小学英语语言运用课堂的磨课之路--以译林新
下一篇:没有了